

靠汽车轮胎气门嘴起家的保隆科技发布三季度报显示,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0.48亿元,同比增长20.32%;归母净利润1.98亿元,同比下降20.35%,扣非净利润更是大幅度地下跌36.95%。
盈利能力方面,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是6.03%,同比下降2.21个百分点。投入资本回报率为2.98%,较上年同期下降1.35个百分点。
而第三季度,公司营收同比仅增长13.85%(低于前三季度增幅均值),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度地下跌36.92%,扣非净利润更是暴跌62.95%。
该公司表示,前三季度盈利能力下滑,主要系国内市场迅速增加,但受国内汽车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等影响,国内市场毛利率相比来说较低,整体毛利率下降,导致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。
对于保隆科技来说,辅助驾驶传感器和空气悬架是近年来主攻的方向之一。20年前,公司从轮胎气门嘴起家,如今已在全球7个国家布局11个研发中心、19家工厂,做到细分市场的全球第一。
然而,不管是轮胎气门嘴,还是后来涉足的胎压监测产品线,稳定营收/利润贡献的背后,却是市场天花板效应的凸显。
数据显示,从2021年开始,该公司的营收增速一直维持在20%以下,净利润则是处于震荡波动周期。2024年,该公司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.03亿元,同比下降20.14%;
以胎压显示系统为例,今年1-9月,中国市场(不含进出口)前装标配搭载率已超越70%,同比增速仅为个位数。同时,较高的市场集中度,也导致潜在增长空间受限。
此前,保隆科技董事长张祖秋表示,新能源化和智能化正在改变汽车产业格局,催生出智能底盘、辅助驾驶等增量市场,吸引众多新参与者涌入。这既是机遇,也是一场残酷的淘汰赛。
作为保隆科技的重点培育业务板块,2024年,该公司的智能悬架业务实现收入9.93亿元,同比增长41.80%,占整体公司营收的比重进一步升至14.51%,成为第三大业务收入来源。
不过,智能悬架业务所属的合肥保隆(智能驾驶零部件、汽车空气悬架系统及零部件等业务),2024年实现盈利收入12.22亿元(空悬业务占比超8成),净利润仍亏损5,270.30万元。
今年上半年,合肥保隆实现盈利收入8.47亿元,净利润仍亏损1,137.65万元;而上年同期,这两项数据分别为4.26亿元、亏损1,656.25万元。营收大幅度增长,但亏损收窄幅度仍不及预期。
“伴随空气悬架产品的渗透率上升, 该领域的新进入者增多, 使得竞争更激烈。”保隆科技的2025年半年报指出,国内整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也带来量产项目的需求量大幅波动。
2024年,保隆科技的空气悬架(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)生产量为194.11万支,较上年同比增长16.95%;实际销量为180.93万支,同比增长21.71%。不过,库存也呈现大幅度增长,达到42.88万支库存,同比增长48.71%。
2023年,该公司的空气悬架业务毛利率为24.57%,同比下降1.68个百分点。2024年,受下游客户降价等因素影响,毛利率降至22.6%,同比下降1.9个百分点。
此外,和空气悬架的市场之间的竞争相比(国内本土玩家目前主要是拓普、孔辉、保隆三家垄断),辅助驾驶业务更为激烈。事实上,不管是摄像头、毫米波雷达,还是超声波传感器,都是强手云集。
比如,摄像头赛道的舜宇、联创、德赛西威、海康、欧菲等,毫米波雷达赛道的承泰科技、德赛西威、海康(森思泰克),以及超声波雷达赛道的德赛西威、辅易航、豪恩汽电、海康、珠海上富等。
而此前保隆科技拿到的比亚迪三目前视摄像头项目(原本公开信息是21个车型配套),也因为后者在降本上的激进策略,最终不少项目由比亚迪内部供应商来承接。
从数据来看,今年上半年,保隆科技来自智能悬架的营收同比增长50.22%,而传感器业务营收仅同比增长18.71%;相对应的,比亚迪在今年上半年的三目摄像头标配交付量达到65.83万辆,去年同期则为0。
截至目前,该公司的确已经拿到了不少环视摄像头、后视摄像头和8M前视摄像头的项目定点;不过,后续订单的转换还需要观察,实际量产及交付量仍存在不确定性。
而作为保隆科技旗下主攻辅助驾驶前向视觉感知系统的子公司,橡隆科技(与元橡科技合资)在今年上半年的关联采购金额为473.35万元,仅达到年度获批交易额度的不到20%。
公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4年,橡隆科技实现盈利收入1,159.54万元,净亏损1,313.79万元;今年1-3月,实现盈利收入60.00万元,亏损259.46万元。(按照今年3月的公开信息,3年时间,橡隆科技已服务克诺尔、宇通、东风、吉利、小鹏等10家知名车企的量产定点项目,覆盖车型超过40种)
关于这一点,保隆科技在半年报中,也明确提及:国内整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也带来量产项目的需求量大幅度波动。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1.65%,较去年同期的26.20%继续下降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